Putra Heights天然气大爆炸:竟然是…….“软”了

等待了三个月后的今天,雪兰莪州政府终于公布了独立调查结果,结论让人有点意外:这事儿既不是谁手贱搞破坏,也不是工人偷懒忘了检查——罪魁祸首居然是“土壤太软”!

土壤“水汪汪”,管道累到“断片儿”

根据调查报告,这场爆炸的幕后黑手是地下土壤长期泡在水里,变得像块湿答答的海绵,软得连站都站不稳。时间一久,天然气管道被这“湿软地基”压得喘不过气,硬生生给“累断”了!尤其是管道的接缝处,像是长期够够力加班,扛不住压力直接“裂”了,最终引发高压气体泄漏,轰的一声,场面堪比好莱坞大片。

雪州政府今天开记者会,郑重其事地公布了这份技术调查报告。出席的大咖有雪州州务大臣拿督斯里阿米鲁丁、雪州总警长拿督胡申,还有马来西亚职业安全与卫生局(JKKP)的总监胡斯迪。胡斯迪一脸严肃地解释,调查团队可是动用了各种高科技手段——什么金属疲劳测试、应力测试、化学成分分析、金相结构分析,忙得像实验室里的“科学怪人”。结果发现,管道焊接处出现了明显的“应力线”(stress line),就像是管道在喊:“我顶唔顺啦!”

管道很无辜,符合“国际范儿”

别看这场爆炸闹得沸沸扬扬,调查却给管道本身颁了个“无罪释放”的判决书。报告指出,这段PGU-2 LOOP 2的天然气主干管可是严格按照NPS 36 API 5L X70的国际标准打造的,质量杠杠滴!可谁能想到,地底下那堆“软趴趴”的土壤不给力,硬是把这根“五好管道”给整崩溃了。胡斯迪无奈地说:“这不是管道的问题,是地底下太会‘捣乱’了!”

地质“慢性病”,管道成“受害者”

胡斯迪还特别提到,这场事故可不是一朝一夕酿成的,而是长期“地质慢性病”的结果。土壤含水量超标,涵洞结构还坏了,排水系统也像个摆设,地底下简直成了个“水世界”。时间久了,地层越来越软,管道就像睡在一张烂水床上,天天被压得吱吱叫。最终,管道最脆弱的焊接接口“啪”地一声断裂,高压气体喷出来,瞬间把现场变成了“烟火秀”。

生活化解读:土壤,你咋这么“水”?

说白了,这事儿就像你家楼下的水管老化,偏偏还泡在个漏水的水坑里,时间一长,水管哪受得了?调查团队还特别强调,这不是谁偷工减料,也不是施工队忘了拧螺丝,完全是自然地质“变脸”惹的祸。雪州政府表示,接下来会加强地质监测,免得土壤再“使坏”,让其他管道也跟着“遭殃”。

接下来,雪州政府估计得忙着给地底下做个“大体检”,看看还有没有其他“软趴趴”的隐患。


Comments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